桃花寨景區
桃花峪景區是由南苑飯店股份有限公司和桃花島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開發的旅游景點。她位于桃花島的東海岸,是島上自然環境最優美的區域,景區總面積為3.6平方公里,由桃花寨休閑村、黃藥師山莊和沿海自然景觀三大塊組成,景區岸線曲折,礁石遍布,奇巖突兀,怪石嶙峋,惟妙惟肖,攀臨山頂可遠觀海景,晨觀日出。主要景點有:東海神珠、彈指峰、神雕石、海龜巡岸、含羞觀音、煉珠洞、碧海潮生、桃花潭等,而且每個景點都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猶如置身于桃花島主黃藥師精心布置的桃花山莊。
桃花寨休閑村:坐落在景區中心地帶,整個山寨采用原木建筑,依山傍水,別墅式格調分布,錯落有致。現共有標準客房45間,每間客房都以《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中的主要人物命名,如:東邪府、靖哥院、蓉兒苑、過兒寓等等,讓您領略金庸武俠名著的“情、緣、義”之真諦。蓉兒餐廳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并有大小會議室,自動棋牌室等各項娛樂設施。
海龜巡岸:長約6米的礁石,渾然天成,猶似一只大海龜在海岸邊游弋。相傳當年桃花龍女為使桃花百姓解脫東海大浪的侵襲,將金麟寶塔留在桃花山以鎮大浪,此事激怒東海龍王,罰她在煉珠洞煉珠,并令龜相守護,龜相為避免勞累,在附近打了一塊礁石略施法術所成。
彈指峰:高約50米,形如拇指從掌中彈出,如寶劍倒插在海邊,孤峰矗立、刀削斧劈、懸崖絕壁、涼風習習。相傳這里是當年黃藥師練功習武的地方,東邪黃藥師彈指神功、凌波微步和凌波劍法就在此練成。
龍珠灘:背谷面海,是景區內最中心的景點,既有大海的神韻,又有湖水的寧靜。駐立此間,感嘆天地之大,海天一色,山海景觀盡收眼底。
神雕石:高約6米,猶似神雕昂首尖嚎。此雕相傳是郭靖年幼時在蒙古大漠救下收養,日后,因郭靖、黃蓉來到桃花島,此雕也就在此棲息。
東海神珠:在龍珠灘海邊,約有3米高的二塊石頭相偎相倚,底部有洞,形似龍口,洞口有一直徑80厘米的石球,猶如蒼龍口中所含之珠,故稱之為“東海神珠”。龍珠在龍喉里吞吐翻滾,發出隆隆回聲,編織出一幅美妙神奇的“金龍吐珠”圖,被譽為“中華一絕”。
含羞觀音:位于塔灣南側。大自然的造化,使溝內矗立著一尊若隱若現的“觀音浮雕”立像,此觀音雙手扶胸,頭向石壁微傾,五官清晰可辨,慈悲端莊。此處溝壑縱深,終日少見陽光,隨著四時天色轉換,像身若隱若現,故稱其為“含羞觀音”。
煉珠洞:在“含羞觀音”西北約二十米外有巨石累疊,中有一石縫,石縫里有許多斗大卵石。原來,大自然的潮漲潮落,將石塊磨練成一顆顆如卵似珠大小不一、色彩斑斕的圓石,猶如久煉出來的珠。更絕的是,每隔若干年,煉成的石珠被浪濤推出石臼,排疊在石縫中,而新的石塊又送入石臼,重新磨煉,如此反復。
大佛巖景區
射雕英雄傳旅游城位于散花湖畔,占地300余畝。由寧波華東物資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主要包括黃藥師莊、牛家村、歸云莊、臨安街、京城廣場、南帝廟、東邪船埠、聽雨居等景點。2001年金秋桂月,內地版《射雕英雄傳》在本城開拍,金庸先生專程觀看了旅游城美景后,欣然命筆書題“射雕英雄傳旅游城”。2002年11月,內地版《天龍八部》也在此拍攝。射雕城成為集影視拍攝、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風景點。
大佛巖——大佛巖又稱大佛頭,俗呼“大石頭”。屹立在散花峰頂部,海拔287米,巖高70米,是桃花島的標志。沿巖身有兩條縫路,可攀援至巖頂,巖頂有150平方米的凹地,可站立近100人。人說,不論遠在百里,近在咫尺從任何角度觀看,其大小始終如一。每當夕陽西下,大佛巖與散花峰疊映,如一尊仰臥的女佛,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人們稱這一景觀為“大佛夕照”。
清音洞——大佛巖底部中端有一個自然巖洞,洞高3.5米,洞口直徑2.2米,洞內深寬約各4米,洞右側有條石縫長20米,寬僅10厘米直貫洞頂,人稱其為“桃花一線天”。此洞與蝦峙門北側崖旁的一洞口相通,洞能傳音,清晰可辨,“清音洞”由此得名。這也與《射雕英雄傳》書中的清音洞不謀而合。
頂首庵——系大佛巖下方的一座古庵院。因庵址在海拔200多米高處,又接近大佛巖頂峰,故名頂首庵。頂首庵建于明未清初,當初僅三間庵房,供奉觀音菩薩及膜拜安期圣人,歷經百年風雨,1996年,當地民眾自發在原庵址下方約50米處新建一座庵院,供奉白玉觀音坐像。
塔灣金沙景區
塔灣金沙——據傳在塔灣南側龍潭坑曾建有一石塔,港灣倒映塔影,故而得名。金沙灘長1370米,寬400余米,為舟山群島面積最大的沙灘。金沙灘灘地平緩,沙質純凈,沙粒細軟,是進行海浴、沙浴、陽光浴和沙灘漫步的理想沙灘。兩岬角伸向大海,將海灣環抱成“湖”,湖面風平浪靜,水色蔚藍清澈,海灣內有天然石斑魚、虎頭魚、梭子蟹等,適宜開展各種水上運動和垂釣、捕撈。夏秋季,每當星辰消失,旭日鉆出海面,海天、沙地渾然一體,形成“金沙日出”天象景觀。
白雀寺——相傳為世間聞名的觀世音菩薩得道前的出家修行地方,在這里可以聽到獨特的《觀音經》,是桃花島主要人文景觀之一,記載著觀世音出家修行的經歷。白雀寺又是中日人民民間友好往來的見證地,240多年前“春日丸”故事史實就發生在這里,舟山市與日本氣仙沼市結成友好城市也由此而來。
定海古城——在桃花島東端鵓鴣門村東南有一塊小沙灘,名為后門沙灘。1996年,香港回歸獻禮片《鴉片戰爭》在此拍攝“定海城保衛戰”,之后,此處便作為一處人文景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供游人游玩。“定海古城”長230米,高6米,寬12米,城臺上筑有兩層城樓,現為陳列室,城樓兩側有仿古炮臺、箭垛、旗桿等,古樸典雅,雄偉壯觀。
龍潭——在千步金沙西南約500米處的白云山玉掌峰下,有個周廣不足十米,呈橢
圓形的水潭,潭口光滑,深約四、五米,潭四周峰巒疊翠,山澗流水終年不斷,環境十分靚雅。相傳桃花龍女曾居此潭梵修,故稱“龍潭”或“龍女潭”。潭上方有一飛瀑,因水珠四濺,似珠如簾,故又稱“龍潭珠簾”。
安期峰景區
圣巖寺——始建于清同治4年(1865年),當時位于“安期煉丹洞”內,現洞內仍保留著清光緒二十七年(1894年)造的石佛龕一張。1986年從煉丹洞分離另建,成了現在的圣巖寺。她依山勢精心構筑,共分三層,分別是安期橋、放生池和寺院。供奉釋迦牟尼佛,圣巖寺是舟山千島海拔最高的寺院,故稱之為“千島第一寺”。
安期煉丹洞——位于海拔482米高處,相傳安期生為避暴秦,隱居安期峰這個天然石洞修道煉丹,成為后人崇拜的圣人。安期洞深約5米,闊4米,面積約20平方米,洞頂覆一扁圓形巨石,兩側巖壁自然成墻,洞口書有“煉丹洞”。
別有洞天——由圣巖寺沿此面山道行百余米,即見有巨石聳峙,構成一天然石穴,石穴高3米,寬4米,有兩洞口相通,石上書有“別有洞天”。入此洞穴,舉步有聲,取石隨處擊之,崆隆作響,仔細觀來,此間有諸多巨石相疊,遂形成洞外有洞,洞底有洞,故有人名其曰“別有洞天”。
鐘亭——沿“別有洞天”左側拾級而上,約在500米高山之巔有一座六角形鐘亭,高6余米,飛檐翅角,精雕細琢,正面懸“安期鐘聲”橫匾,兩旁楹聯“云山云水云濤云海天,仙人仙山仙洞仙境界”,亭內懸一口2500公斤大銅鐘,悠悠鐘聲可傳至方圓數百里,形成“高山聞鐘”自然景象。
觀音望海——在圣巖寺放生池右上側,距觀音殿約50米外的嶙峋石叢中,矗立著一高約6米,寬約2米的巖石,從圣巖寺大雄寶殿仰首望去,此石酷似一尊腳踏蓮花寶座,面向東海大洋,目光注視著桃花港過往船只的觀世音菩薩圣像,稱其為“觀音望海石”。據說圣巖寺即因此“圣巖”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