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白沙鄉是個海島純漁區,地處舟山群島東南端,緊靠洋鞍漁場,北與"海天佛國"普陀山隔海相望,與洛迦山一水之隔,西與國家級旅游風景區"沙雕故鄉"朱家尖相距2.2千米,單程水路20分鐘。全鄉由白沙島、柴山島兩個住人島和里外洋鞍、石蛋山等25個無人島礁組成,總面積2.88平方公里,白沙島一年四季氣候宜人,海島風俗濃郁,漁民純樸好客,境內碧海綠島,卵石礫灘兼具,藍天秀水,奇山異石,美不勝收,是海釣和海島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
白沙島作為國家級海釣培訓基地,幾年來共投入3000萬元,海釣基礎設施有了比較完善的發展,建成了一個海洋牧場,三個休閑海釣區和兩個專業海釣區域。白沙島海域地理位置獨特,由于島嶼眾多,所處的海域位于長江、錢塘江和甬江三江匯流與外海洋流以及南北冷暖水流的交匯處,獨特的地理、氣候與水文的多變性決定了底棲生物的豐富性,生物鏈均衡特點明顯。可釣魚種:黑鯛、石斑魚鱸魚、虎頭魚、黃婆雞、美國紅魚、十八枚、星鰻等。從2005年以來成功的舉辦了六屆國內外海釣比賽。
海釣比賽
東海第一筍
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賜予白沙島的杰作,猶如一把利劍怒沖云霄,寓意著自古邪不壓正的真理。
陽光、沙灘、藍天、碧海
隨著現代人工作壓力的增大,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向往自然、親近自然的心態與日俱增。白沙島無疑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地。
與白沙島隔海相望的是素有“海上布達拉”之稱的柴山島,目前該島仍保有原本的海島漁村風光,2018年1月,柴山到被列入普陀區“和美小島”創建名單,下步將以三產融合、三變導向、三生同步、三位一體為核心,成為開放活力的幸福普陀中的一個幸福細胞,實現鄉村振興。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白沙雖小,自有其獨特的韻味;離岸雖近,卻有其蔚藍的海水;人雖不多,亦有其淳樸的民風。白沙,必將成為舟山群島中一顆閃亮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