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登步島管委會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區委“擔當作為奮戰年”行動工作部署,聚焦“紅色領航、五彩登步”發展定位,創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持續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業績
(一)保增長、穩運行,經濟發展彰顯韌性。經濟指標勢頭良好,提前謀劃、精心部署,圍繞全年全島主要經濟指標任務,緊盯實體產業項目,全力穩經濟、增動能、保穩定,經濟發展運行平穩有序。截至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9億元,同比增長541%;規上工業產值完成2924萬元,同比增長19%。重大項目穩步推進,以省“千項萬億”工程為牽引,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己任,大力發展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切實做好上山線路、地下管廊等政策處理工作,妥善解決堆場欠缺、運輸條件薄弱等難題,全力保障項目順利推進。目前項目已完成升壓站、儲能站施工,實現光伏廠區并網75MW。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做好打基礎、利長遠工作,全年投資7228萬元實施21個項目。深化“空間換地”,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化,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土地,新增墾造耕地入庫276畝。加固提升大聯、大廠、竹山海塘,安瀾底座更加扎實,防汛能力得到根本性提升。著力開展客貨郵融合發展試點,成功實現快遞上島并覆蓋各自然村落。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打通后沙頭最后一個不通汽車自然村的道路卡點,促進路網完善和微循環暢通。
(二)抓振興、促融合,海島面貌煥然一新。紅色文化浸潤人心,積極融入“紅動藍灣·和美海島”共同富裕示范帶建設,突出紅色主題,做好紀念館改建、研學基地建設等工程,多渠道搜集史料,打造富有深度與廣度的紅色研學內容。聚力紅色線路,實現登陸作戰點至戰斗紀念館整體躍升,為游客提供全新現場體驗。特色產業激發活力,立足惠農強農目標,加快構建優質高效海島設施農業發展體系,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連棟大棚35畝,黃金瓜集中連片規模化高標化種植日益成形。“稻瓜輪作”模式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廣,助力實現增產、增效有機統一。建成投用大岙農場,推進農業機械化提檔升級,依托富硒大米特色農產品,做強大岙“硒望田野”共富工坊,實施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帶動村集體增收40余萬元。加大登步楊梅宣傳力度,探索“快遞助農”新速度,促成順豐物流合作。多舉措推進楊梅大棚基地擴面工作,全力打造省內單體標志性楊梅基地。鄉村面貌有機更新,全力打造“千萬工程”升級版,積極開展沙頭國家級紅色美麗村莊創建、大岙省未來鄉村試點培育、竹東省級共富村莊建設,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統籌抓好海島形態優化與內涵提升,實現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全覆蓋,扎實推進“一枝黃花”整治、秸稈焚燒整治、灘涂互花米草清理等專項行動,整治漁農村環境問題490余處,清理垃圾近730噸,全域提升漁農村人居環境。
(三)解民憂、暖民心,民生福祉日益改善。民生保障抓細抓緊,加快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實現新客運站竣工投運、新客船下水啟航、公交站牌換新升級,登步集疏運體系進一步完善,群眾出行品質發生質的提升。積極應對流感季節挑戰,啟動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流感疫苗接種活動,累計接種任務完成率102%。率先實行老年人常見病免費用藥,新建竹東村衛生室、提升改造蟶子港衛生室,滿足海島群眾看病需求。全面實行老年人及殘疾人瓶裝燃氣免費配送行動,養老配送餐覆蓋大岙、沙頭、蟶子港3個點位23名老人,為孤寡老人、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提供保障。安全生產有為有力,強化安全監管職能,做好“歲末年初”“除險保安”“九小場所專項整治”等活動,全年累計檢查企業142家次,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109項,確保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開展。打好“貝碧嘉”“普拉桑”臺風防御戰,聚焦轄區內在建工地、山塘水庫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風險隱患排查,實現“零傷亡、少損失”。堅持源頭管控,全力開展“海上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對轄區內各船只、各碼頭及全鏈條責任進行摸排梳理,梳理各類風險點,確保底數清、情況明。強化動態監管,厘清屬地責任單位和末端責任主體,共排摸碼頭33個,各類船舶共57艘。綜合治理走深走實,深入踐行新時代“海上楓橋經驗”,扶持培育和發展壯大“東海漁嫂”、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隊伍等社會力量,持續開展網格夜訪工作,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推動基層治理同社會調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更好地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治理能力。借助“村調處、兩委會商、書面上報、歸口辦理”等模式,確保把矛盾糾紛化解留在島內。截至目前,開展人民調解11起、治安調解4起,涉及金額70余萬元。接12345件24起、信訪件19起,完成率100%。
(四)夯基礎、補短板,自身建設持續加強。建強基層組織,著眼提高基層黨建質量,廣泛走訪基層黨員、村民代表、熱心群眾,把黨群互動會、民情懇談會開到田間地頭船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不斷探索黨員與“1號鍵”志愿服務深度融合機制,全年累計提供服務180余次。扎實推進漁農村黨組織“三雙三亮”行動,大力開展村社“一把手”晾曬成效、黨務工作者業務大比拼等活動,在打擂切磋中查擺不足、剖析根源、尋找出路,制定實施整改舉措130條,不斷營造見賢思齊、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強化廉政建設,多舉措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抓好黨員領導干部“六個一”舉措,黨工委書記、紀工委書記與班子成員、黨組織書記、機關中層干部、關鍵崗位干部等開展廉政談話26次,讓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推動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走向縱深,全年共調查處置問題線索5起,第一種形態處理1人,立案2件,處分2人,談話函詢1件,發出橙卡1張。針對區委巡察組指出的4個方面30個問題,建立“四張清單”、細化整改舉措92條,明確牽頭領導、責任科室和問題整改時限,閉環式推進巡察整改工作。鍛造過硬隊伍,深入開展談心談話,通過面對面心貼心交流為他們撐腰鼓勁,真正做到讓敢干事、能干事的同志流汗不流淚。錨定目標持續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廣泛物色優秀人才充實后備力量,各村均已儲備2名“一肩挑”后備干部、2名“90后”兩委班子后備干部。全鏈條提升年輕干部培養實效,組織開展“青耕學堂”活動17次,管委會干部人人登臺,亮出看家本領交流互鑒,進一步在學中練、在練中學,努力打造值得信賴的基層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