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佛教《嚴華經》中“一朵美麗的小百花”之意。位于浙江省東部,舟山群島東南部,因境內佛教圣地普陀山而得名。區域總面積6728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6269.4平方公里占93%,陸域面積458.6平方公里占7%。共有大小島嶼743.5個,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45.5個。戶籍人口32萬人,常住人口38.3萬人。
區位優勢明顯
位于東部黃金海岸線與長江黃金水道的“T”型交匯口
背靠長三角廣闊經濟腹地
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繼站
環境宜居宜業
全年空氣優良率98.3%以上
連續四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全國首批健康促進縣區
國家森林城市和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教育、醫療、商業等優質資源配套齊全
交通網絡完善
陸路——“甬舟高鐵”已經開工,計劃2026年竣工,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寫入《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
航空——普陀山機場升格為國際空港。
海路——位于上海樞紐洋山港和中國吞吐量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中間,可達東南亞、日本、韓國及國內沿海、長江沿岸各城市。
深水良港
110公里深水岸線,笤帚門、蝦峙門2條國際航道
年超2萬艘外輪進出
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3億
LNG接收能力達3700萬噸,為全國之最
萬噸級以上碼頭18座,30萬噸級碼頭3座
度假勝地
集中了70% 浙江海島品牌旅游資源
“海天佛國”普陀山、“十里漁港”沈家門、“沙雕故鄉”朱家尖、“金庸筆下”桃花島久負盛名
東海魚倉
中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的中心
我國魚類資源最大集聚區,有魚蝦貝藻等海洋生物1100余種
世界三大群眾漁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