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普陀市場監管分局切實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緊緊圍繞“高效辦成一類事”,持續開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落實惠民利企服務舉措,以高質量監管助推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得到激發。
1. 聚焦銀企協作,提高知識產權含金量。
一是面對面“問診把脈”。市場監管部門發揮牽頭作用,主動搭建銀企溝通橋梁,圍繞登步黃金瓜的行業規模、主體數量、產品質量等方面綜合評估產業發展潛力,并著重了解登步黃金瓜地理標志使用單位、種植戶等在資金扶持方面的難題及詳細需求。
二是點對點“開出良方”。建立部門、地方政府、銀行、協會四方聯動的地理標志質押融資工作機制,簽訂地理標志富農戰略合作協議,出臺地理標志富農方案。創新推出“地理標志助農貸”專屬產品,將“靜態”的地理標志商標真正轉化為“動態”的資金活水,160名會員可共享貸款利率優惠。信用方式按4.5%執行,行內首貸戶按4.35%執行,對于借款人為黨員、軍人、農家樂經營戶等符合銀行相關特色產品準入條件的,可按相關產品優惠利率孰低原則執行。2023年7月,“登步黃金瓜”成功完成舟山市首筆地理標志品牌融資并獲授信2億元。截至2024年3月底,118戶黃金瓜種植戶獲得“助農貸”,貸款額達976萬元。
三是一對一“跟蹤服務”。制定商標權質押合同示范文本,全面優化質押登記服務,指導當事人逐個完成質押商標及其權屬情況確認、出質商標評估等環節,第一時間完成申報資料審核,解決辦理手續難題,全力推進融資進程。
2. 聚焦數字賦能,促進年報“多報合一”。
一是借“多報合一”改革之勢,拓展多樣化宣傳載體。為使企業進一步了解改革,促進高效規范年報,分局創新宣傳載體,以趣味動漫故事的形式制作了企業年報“多報合一”宣傳視頻。視頻從企業年報人員視角出發,以報表種類多、網站多、易出錯等問題為導向,通過年報人員獲得“打工秘籍”的形式展現“多報合一”報表整合、數據共享等改革內容,宣傳改革解決企業“多頭報、重復報”、年報數據不規范等問題,實現年報減負提效的現實意義,并開展了年報防詐宣傳,讓企業對改革意義感同身受。
二是乘信用修復“馬上就辦”之風,提升基本面信用水平。對因未按時年報、通過登記住所無法聯系等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引導其通過補報年報、變更住所登記、在原登記地址重新經營、主動注銷等方式修復信用。截至目前,今年已有63家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記錄共計100條。對78家有行政處罰失信記錄的企業進行逐一梳理,對初步判定符合修復條件的33家企業分類制定信用修復方式并發送定向提醒。
三是揉線下便民服務之利,精準施策“無處不在”。結合各項節前安全檢查、專項行動、日常巡查和宣傳及各類助企惠企活動,精準觸及重點監管對象。制作“年報+信用”主題易拉寶展板放置于辦公場所,提醒前來辦事的各類市場經營主體及時關注、按期申報。
3. 聚焦高質高效,助力“一類事”暢通辦結。
一是“掛號”錄入資料庫,斷點續辦提效能。企業群眾至窗口辦理業務時,因材料、經營場所、現場核查、前置許可等特殊原因無法繼續辦理時,可申請斷點續辦服務。已受理的材料及歷史辦理流程保存至斷點續辦資料庫,為每個斷點續辦的業務編號“掛號”,并登記企業基本信息和聯系方式。根據企業群眾咨詢內容,場景化記錄需求。聚焦企業群眾視角,全面編制、梳理易出現的斷點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并持續抓好事項目錄清單動態調整工作,更好滿足企業群眾多樣化需求。
二是“專號”精準傳信息,實時提醒防中斷。按照“一個窗口、一個臺賬、專人專號”的工作推進機制,紙質材料由首問窗口工作人員統一儲存保管,實行安全管理和動態監控。企業群眾在下次辦理業務時可至任意窗口繼續辦理未完成的業務,由工作人員在資料庫中直接調用之前提交的材料,避免材料重復提交。對即將逾期的斷點業務主動靠前服務,一對一跟進,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主動提醒許可證辦理等各項審批事項流程、辦理進度,準確傳達信息,提醒企業、群眾及時續辦中斷業務,降低逾期辦理成本和逾期辦理損失。
三是“銷號”辦結成閉環,幫辦代辦提溫度。組建專職“斷點續辦”幫辦代辦服務團隊,根據編號為斷點續辦的“一類事”業務提供主動提醒、預約辦理、實時指導、遠程續辦等幫代辦服務,續辦后,實行“銷號”出庫管理,實現“一類事”的分時分次、續點可辦。更新完善海島就近辦、網上辦、掌上辦、跨域通辦等配套延伸服務,為斷點續辦的遠程辦、隨時辦打下多渠道平臺支撐。以10個工作日為周期,通過嚴格的問責機制,提高“銷號”辦結率。根據群眾滿意度,建立評價分析、差評回訪和整改反饋全流程閉環服務機制,倒逼續辦服務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