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區殯葬管理所防汛防臺應急響應工作程序和應急響應行動,明確各部門職責任務,及時有序高效處置臺風、洪澇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確保殯儀服務中心治喪群眾人身安全、館舍建筑安全及中心財產安全,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工作體系及職責
成立以殯葬管理所所長為組長,由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組成的防汛防臺應急領導小組,根據臺風、汛期的變化形成及時有效的指揮系統,組織力量進行防汛防臺工作部署。
(一)防汛防臺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張鴻波
副組長:朱禮明、史春雷
組員:柴高波、虞晶、張盛、張力、金誠
應急小分隊人員: 朱禮明、袁武波、余春光、張盛、夏立軍、何伊文
應急車輛:浙LD1201(皮卡)駕駛員:5月29日徐晶日,5月30日柴高波,5月31日鄔欣楠
臺賬管理員:齊貞怡
(二)人員職責
按照“分工負責,協同工作”的原則,小組成員各司其職,開展防汛防臺應急處置工作。
組長、副組長主要職責:
1.積極參加防汛防臺會議,根據上級部署,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本單位防汛防臺工作,研究和通報本系統防汛防臺重大事項,督促和檢查相關工作。
2.確定防汛防臺應急響應方案,及時向上級報告防汛防臺風工作開展情況。
3.指導和協調災后工作,組織本單位力量對周邊道路進行疏導,保障治喪群眾車輛出行安全。
4.夜間帶班領導加強巡查工作,強化各項檢查制度,切實做好防范措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組員主要職責:
1.對單位外窗、門、空調外機進行檢查,關閉窗戶并進行加固處理。
2.檢查單位排水通道是否通暢,及時做好疏通工作。
3.確保柴油發電機組進入待命狀態,保證單位供電正常,同時注意檢查電路連接是否規范、電源開關是否損壞、電源線是否老化等。
4.妥當保管貴重物品,避免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加固高掛物品,防止高空墜物導致人員傷亡。
5.針對地勢較低處進行沙袋填補,防止暴雨積水倒灌進入區殯儀服務中心。
應急小分隊主要職責:
1.接到災害性天氣預報、水雨情預警信息時,負責通知相關責任人進崗到位,做好人員轉移等防御準備。
2.臺風、暴雨來臨時,聽從組長、副組長指揮,立即到達現場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協助調動人員、資源、應急隊伍。
3.協助做好人員轉移工作,當出現交通、通訊中斷或突發險情時,迅速將危險區域群眾轉移至安全避災場所。
二、事件分級和應急響應行動
按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洪澇臺旱應急事件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I級)四級。
I級應急響應行動:
1.應急領導小組啟動I級響應,停止一切喪事活動,全面組織各部門開展防汛防臺工作。
2.主要領導進入指揮崗位,全力投入搶險工作,迅速組織人員對場館建筑進行檢查、封堵,并檢查排水管道,確保排水暢通。
3.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值班,相關工作人員堅守崗位,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
4.成立防汛防臺搶險隊,對突發事件進行搶險救助。
5.應急領導小組掌握匯總防汛防臺工作動態,如遇緊急情況,應隨時上報。
6.與華星公司對接,加強殯葬碼頭值班值守工作,值班人員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遇重大險情時立即報備。巡查人員提高巡查頻率,如發現設施設備、船舶等出現故障,應及時上報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
Ⅱ級應急響應行動:
1.應急領導小組啟動Ⅱ級響應,全面組織各部門開展防汛防臺工作,通知喪戶簡辦喪事。
2.主要領導進入指揮崗位,全力投入搶險工作,迅速組織人員對場館建筑進行檢查、封堵,并檢查排水管道,確保排水暢通。
3.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值班,相關工作人員堅守崗位,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
4.成立防汛防臺搶險隊,對突發事件進行搶險救助。
5.應急領導小組掌握匯總防汛防臺工作動態,如遇緊急情況,隨時上報。
6.通知華星公司安排人員對殯葬碼頭設施設備、船舶等進行定時巡查,發現異常及時記錄并上報。值班人員堅守崗位,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如遇重大險情,應立即報備。
Ⅲ級應急響應行動:
1.應急領導小組啟動Ⅲ級響應,全面組織各部門開展防汛防臺工作,通知喪戶簡辦喪事。
2.主要領導進入指揮崗位,全力投入搶險工作,迅速組織人員對場館建筑進行檢查、封堵,并檢查排水管道,確保排水暢通。
3.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值班,相關工作人員堅守崗位,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
4.成立防汛防臺搶險隊,對突發事件進行搶險救助。
5.應急領導小組掌握匯總防汛防臺工作動態,如遇緊急情況,隨時上報。
6.通知華星公司做好值班安排,確保臺風期間殯葬碼頭24小時有人在崗,并將值班人員名單及其聯系方式交與區殯葬所,值班人員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同時公司相關人員對堤壩等區域的缺口進行封堵,并關注水位變化。
Ⅳ級應急響應行動:
1.應急領導小組啟動Ⅳ級響應,組織人員加強巡查,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指定專人對殯葬所圍墻、排水溝進行檢查、疏導,做好門窗防風固定工作。
2.根據可能發生的險情搶險要求,事先準備好搶險物資和器材,以備急用。
3.確保發電機組正常運行,并指定具體責任人抓好落實。
4.值班人員在崗在位,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
5.與華星公司對接,安排公司人員全面檢查殯葬碼頭引橋、纜繩等設施,加固集裝箱候船室,并架設碼頭防澇擋板,防止臺風襲擊時海水漫入引橋。
三、不同災害/事故情境下的應急處置方案
(一)暴雨內澇情境
災害發生時:
1.中心職工發現暴雨內澇情況,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領導小組根據災情,于15分鐘內口頭上報主管部門,30分鐘內書面上報,同時通知應急管理部門,視災害嚴重程度可直接報“119”火警尋求協助。
2.應急小分隊成員迅速集結,進入相應位置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如切斷受影響區域電源,防止漏電;啟用抽水泵排水;組織人員用沙袋封堵入口等。
3.暫停遺體接運服務,將治喪群眾有序轉移至安全區域。
災后恢復:
1.領導小組派人保護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同時開展善后工作,清理災后垃圾,消殺受污染區域。
2.核查設施設備、物資受損情況并登記上報,聯系保險公司理賠設備損失。
(二)臺風/大風情境
災害發生時:
1.中心職工發現大風情況,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領導小組根據災情,于15分鐘內口頭上報主管部門,30分鐘內書面上報,同時通知應急管理部門,視災害嚴重程度可直接報“119”火警尋求協助。
2.加固門窗,固定高空設施(如空調外機等),防止高空墜物。
3.用防水布遮蓋遺體存放設備等,防止雨水滲入。
4.暫停遺體接運服務,將治喪群眾有序轉移至安全區域。
災后恢復:
1.領導小組派人保護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同時開展善后工作,及時清理災后垃圾。
2.核查設施設備、物資受損情況并登記上報,聯系保險公司理賠設備損失。
3.修復受損圍墻等設施,評估建筑結構安全性后方可復工。
(三)山體滑坡/泥石流情境
災害發生時:
1.中心職工發現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等情況,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領導小組根據災情,于15分鐘內口頭上報主管部門,30分鐘內書面上報,同時通知應急管理部門,視災害嚴重程度可直接報“119”火警尋求協助。
2.立即啟動人員疏散(優先轉移喪屬和遺體)。
3.聯系消防部門協助搶通道路。
災后恢復:
1.領導小組派人保護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同時開展善后工作,清理災后垃圾,消殺受污染區域。
2.修復受損圍墻等設施,評估建筑結構安全性后方可復工。
(四)電力中斷情境
事故發生時:
1.中心職工發現電力中斷情況,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領導小組于15分鐘內口頭上報主管部門,30分鐘內書面上報,同時通知應急管理部門。
2.10分鐘內啟動備用發電機,優先恢復守靈區、大冰柜控制系統供電。
3.立即前往守靈區向喪屬說明情況,提供飲水、扇子等便民服務。
4.啟用應急照明(LED燈帶/手電筒等),疏散被困人員。
5.改用紙質表單辦理業務,手工開具票據,事后補錄系統。
電力恢復后:
1.逐級恢復供電,防止浪涌損壞設備。
2.重點檢查冷藏設備運行狀態,核對遺體存放位置是否錯位。
四、響應結束和恢復重建
1.應急響應結束后,應急領導小組應指導各部門開展受災損失調查統計和恢復重建等相關工作。
2.應急領導小組應收集匯總各部門總結情況,組織開展復盤,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并及時將復盤報告、整改情況報送至上級部門。
五、注意事項
1.確保自身安全。
2.做好災后消毒工作,防止衛生次生災害發生。
3.詳細記錄防汛防臺工作情況,統計各類防災物資損耗情況并及時做好災后補充工作。
4.為確保周邊道路暢通,應及時設置交通指示標志,防止發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