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準做好冬油菜籽統計數據審核工作,普陀區統計局創新構建“調研鏈-核查鏈-協同鏈”三位一體工作機制,通過全流程、多維度的數據質量管控體系,全力保障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可靠,為上級決策提供堅實數據支撐。
一、延伸調研鏈,把脈生產實況。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和鎮(街道)開展實地調研,對全區6個抽樣點開展為期10天的實地調研。通過入戶走訪、田間觀測等方式,重點調研冬油菜播種面積、出苗率、長勢等關鍵指標,建立動態監測數據庫,全面了解冬油菜種植和長勢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冬油菜生產情況調研報告》,梳理出6個村4類具體問題,為后續精準施策提供數據支撐。
二、筑牢核查鏈,夯實數據根基。嚴格按照省局下發的《冬油菜籽生產情況專項調研》文件精神,組織專業核查人員對抽中點開展核查檢查,核查內容包括:村級臺賬完整性(種植戶名冊、生產記錄等)、數據邏輯性(面積與產量匹配度等)、地塊真實性(實地測繪核驗面積)。同步建立數據異常值審核機制,對疑點數據及時溯源核實,確保上報數據真實準確。
三、強化協同鏈,凝聚部門合力。與農業農村、氣象等部門緊密聯系,全方位掌握糧油生產政策落實情況。重點圍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開展聯合分析研判,結合氣象數據評估凍害、干旱等極端天氣對油菜生長的影響程度;二是強化政策精準對接,及時掌握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多項惠農政策落實情況;三是推動跨部門數據共享,打通部門間數據壁壘,實現種植面積、氣象災害、政策補貼等數據的互聯互通,構建多維度數據分析模型,提升數據應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