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員工傷住院時,個別社會人員假冒法律從業者的虛假承諾行為干擾協商進程”“航運產業傳統安全教育模式亟需創新”……在8月7日上午,普陀區司法局聯合海事、港航、自貿等部門召開的油氣貿易產業政企座談會上,多家企業負責人直抒痛點。這些來自產業一線的真實聲音,正是普陀法治護航海洋產業精準發力的坐標點。
針對企業風控需求,區司法局于會上宣講《油氣貿易產業風控法務指引》。該指引直擊油氣全產業鏈企業合同簽訂、油品海上運輸、跨境結算等高頻法律風險,為企業構建合規“導航圖”。同步推出配套通識版,對原指引核心內容進行凝練,聚焦“企業設立準入、經營行為紅線、安全環保責任”等5大關鍵板塊,細化19項基礎合規標準,為企業提供簡明實操規范。
針對企業提出的具體關切,區司法局積極予以回應并給出針對性解決方案。對于船員工傷處置中存在的“個別社會人員假冒法律從業者的虛假承諾行為干擾協商進程”問題,建議企業完善內部工傷處置規程,從制度層面筑牢風險防范,同時充分依托區級涉海涉漁專業調解力量及普陀特色“法拼團”法律服務資源,為船員提供權威的法律咨詢渠道,確保工傷協商在法治軌道上高效推進。針對船員法治安全教育形式創新的訴求,區司法局將聯合海事等專業部門,探索推行“指尖上的法治安全課堂”,充分利用船員碎片化時間,讓法治安全教育更生動鮮活、更貼近實際、更見實效。
此次座談會,是普陀區持續構建油氣全產業鏈法治保障體系的一個生動縮影。會前,北京恒都(寧波)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律師已為在場的15家航運企業負責人及安全管理人員進行了針對性的法律風險講座,剖析常見法律陷阱;沈家門海事處也開展了航運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培訓,夯實安全基礎。
普陀區以《油氣貿易產業風控法務指引》為杠桿,撬動油氣全產業鏈法治化升級。下一步,普陀區司法局將持續發揮法治統籌協調作用,聯動“N”方專業力量,推動政策供給、行業監管與專業法律服務深度融合,為油氣全產業鏈提供全周期法治支撐。